“海岸帶典型環境過程和資源效應”團隊啟動及實施方案論證會舉行
2009年12月11日,中國科學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海岸帶典型環境過程和資源效應”團隊啟動及實施方案論證會舉行。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副局長常旭主持會議,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曹京華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來自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煙臺大學、魯東大學等單位的8位專家及創新團隊的國內主要成員、部份國外成員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首先由團隊總負責人秦松副所長介紹項目基本情況及項目總體實施方案,然后由各專題負責人介紹各專題實施方案,海外成員介紹其個人基本情況、工作基礎及未來合作計劃等。
在認真聽取相關人員匯報后,與會專家一致表示,項目方案目標明確、設計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并從人才聯合培養、項目研究內容、專題銜接、地方合作、任務細化、資金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各專題加強彼此間的聯系,做到資源共享、信息共享。
“創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啟動于2001年,是中國科學院為推動相關重點或優勢學科、交叉學科發展,培養和凝聚一批優秀高層次人才,提升中科院新一代骨干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實力而啟動的重要知識創新工程之一。我所“海岸帶典型環境過程和資源效應”創新團隊由秦松、施平、邵宏波、于君寶、劉東艷、龔駿等10名研究員與來自美國的林乾欣、高永軍、趙云德、汪光義,來自德國的李書明和來自加拿大的張小川6名海外華人學者共同組成,由秦松副所長任團隊總負責人,下分“海岸帶典型環境過程”、“海岸帶生物相應機制”、“海岸帶生物高值利用”3個相對獨立又有機聯系的專題,是我所第一個院創新團隊。團隊于2009年10月組建并通過專家論證,本次會議是正式啟動該團隊并對團隊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