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近岸海域重要藻類群落—硅、甲藻百年演變的研究進展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在過去50年里區域性氣候變化和高強度人類活動正在或已經引起海洋生態系統演變與退化。其中,海洋中的重要初級生產者——浮游植物敏感地響應環境的變化,在世界多個海域呈現出群落的演變跡象。
海岸帶研究所劉東艷研究團隊應用同位素和古海洋生態學技術,在百年尺度上反演了黃海近岸海灣(四十里灣)硅、甲藻群落的演變特征,發現了主要優勢物種的變遷規律,指出硅、甲藻在1975-1980期間出現了明顯的演變拐點,并通過指示物種重建了富營養化和氣候增溫對硅、甲藻群落演變中的作用。研究結果對于權重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不同驅動機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在研究中,還建立了利用多參數矯正誤差的研究方法,以及利用氣候變化中趨勢分析方法Mann-Kendall定量計算了硅、甲藻在富營養化過程中的百年演變節點。
這些研究成果作為“Feature article”發表于國際海洋著名雜志《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2013年第1期上,并被審稿人評論為杰出的方法學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