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岸帶微生物群落對養殖活動響應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海岸帶環境惡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由于微生物對環境狀況的指示作用和物質循環的驅動作用,對其群落結構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海岸帶生物學與生物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李佳霖博士針對國內養殖污染對潮間帶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采用t-RFLP技術,對大連和秦皇島不同功能類型海岸潮間帶沉積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進行比對和分析,并通過16S rRNA基因文庫解析養殖污染對微生物群落結構產生的影響。研究發現養殖污染使微生物豐度、香農指數和均勻度明顯增高,其對群落結構的影響已明顯大于地理隔離效應。對多個站位建立的克隆文庫顯示γ-變形菌綱是主要存在的微生物類群。鹽度、磷酸鹽、硝酸鹽和葉綠素a濃度是影響微生物群落結構的主要環境因子,而產生群落結構差異的主成分類群為γ-變形菌綱、梭菌綱、黃桿菌綱、芽孢桿菌綱和浮霉菌綱

        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群落結構對養殖污染環境壓力的響應,為探索環境壓力的敏感指示物種及潛在修復物種提供了基礎性資料,并為海岸帶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微生物群落可耐受能力的考核參數。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著名微生物雜志《Microbial Ecology(DOI: 10.1007/s00248-013-0272-6)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