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建設取得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在基礎設施和科研平臺建設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綜合樓及其附屬設施建設完工。試驗站綜合樓總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包括17個實驗室、11間公寓、餐廳等。園區內大門及門衛室、道路硬化(1500平方米)等附屬設施建設也同期完成。預計年底綜合試驗樓將完成內部設施的配置工作,正式交付使用。綜合樓正式投入使用后,將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黃河三角洲站生活、科研等環境條件緊張,容量不足的問題,為試驗站成為向社會開放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平臺、技術服務和成果轉化的平臺創造必要基礎條件。
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本著“邊規劃、邊建設”的原則,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在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加強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試驗站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編制完成了《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建設規劃報告》。在該建設規劃指導下,黃河三角洲站進一步抓好野外科研平臺建設,先后完成了地下水位模擬控制池、營養元素添加試驗區、降雨與增溫控制試驗區等野外控制試驗建設。這一系列原位控制試驗設施將進一步增強目前黃河三角洲站的立體觀測體系建設,完善試驗站的監測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基本滿足了近中期黃河三角洲濱海與河口濕地的監測、科學研究與示范的工作需求。
試驗站大門
試驗站綜合樓
地下水位模擬控制池
營養元素添加試驗區
降雨與增溫控制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