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岸帶所藻棲真菌天然產物被選為研究熱點
近期,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季乃云研究員“海洋天然產物化學”團隊發表于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IF 2.486)的新骨架化合物Citrinovirin被天然產物領域權威評述雜志Natural Product Reports (IF 10.986)選為研究熱點“Hot off the press”(Nat Prod Rep, 2016, vol 33, p1352-1356),這是該團隊繼化合物Aspeverin之后又一個被選為研究熱點的化合物。Citrinovirin由該團隊的梁小蕊博士分離于海洋褐藻內生的一株桔綠木霉cf-27,該化合物為首次從自然界中分離鑒定的新骨架降二萜類化合物,并具有一定的海洋動物毒性和赤潮微藻抑制等活性。此外,研究團隊對此新骨架降二萜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徑也進行了推定,為此類結構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季乃云研究員團隊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重點開展海洋藻棲真菌天然產物及其生態功能的研究,已從中分離鑒定新化合物近50個,部分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海洋動物毒性、赤潮微藻抑制或海藻病原菌抑制等生態功能,在Organic Letter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天然產物領域SCI刊物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基于以上研究,近期在一區雜志Fungal Diversity (IF 6.991)發表“海洋藻棲真菌化學”研究綜述,詳細評述了藻棲真菌天然產物化學結構及其生物活性等20余年來的研究進展,對海洋藻棲真菌天然產物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工作發表在Bioorg Med Chem Lett,2016, vol 26, p5029-5031和Fungal Divers, 2016, vol 80, p301-342等。
新骨架降二萜Citrinovirin化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