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貝“渤海紅”池塘底播養殖試驗通過現場驗收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與唐山市海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實施的扇貝渤海紅池塘底播養殖示范推廣試驗在河北省唐山市通過了專家現場驗收。驗收組由河北省海洋與水產科學研究院、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水產科技開發公司和灤南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專家組成。

      扇貝“渤海紅”(國家水產新品種編號GS-01-003-2015)是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王春德研究員團隊從紫扇貝與海灣扇貝的雜交一代中經多代選育培育成功的雜交扇貝新品種,目前已成為我國北方的主要養殖扇貝品種,并已在南方海域養殖成功。目前扇貝主要以筏式籠養的方式養殖,近年來由于海洋工程、沿海旅游和環境變化等影響,適合筏式籠養的海區面積越來越小,而且筏式養殖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養殖器材,嚴重阻礙了扇貝“渤海紅”等新品種的推廣。為解決這個問題,王春德研究員率領青島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貝類育種團隊自2016年開始選育廣溫型、長壽的扇貝“渤海紅”品系用于底播養殖試驗,并先后在青島膠州灣和莊河王家莊海域取得淺海底播養殖試驗成功,在萊州倉上蝦池取得池塘底播養殖試驗成功。為進一步示范推廣扇貝“渤海紅”底播養殖模式,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與唐山市海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聯合在唐山市海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紅鰭東方鲀養殖池塘進行了扇貝“渤海紅”底播養殖試驗。

      202065日,項目組將殼高3~5 mm的扇貝“渤海紅”苗種在唐山市海都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池塘進行中間培育,至85日將約1000萬粒殼高15~20 mm的扇貝“渤海紅”稚貝底播到150畝紅鰭東方鲀養殖池塘,底播密度約為100/平方米;同時將同一批扇貝苗種在秦皇島大蒲河海區籠養作為對照。1027日,專家組對底播養成的扇貝進行隨機取樣,回捕扇貝平均密度為35.4±5.7/平方米,平均回捕率為35.7%,底播扇貝平均殼高55.92±4.87 mm,殼長60.39±5.55 mm,殼寬25.33±2.75 mm,體重34.42±9.80 g,柱重3.31±1.41 g;同期籠養貝平均殼高52.27±3.90 mm,殼長56.02±4.05 mm,殼寬25.09±1.64 mm,體重22.25±4.05 g,柱重3.18±0.85 g,底播扇貝“渤海紅”平均體重比籠養扇貝提升了54%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試驗所用的扇貝苗種比正常生產的扇貝苗種出池約晚30天。

      專家組對項目的實施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議通過延長養殖時間來培育大規格扇貝,供應活鮮市場。此次驗收結果表明,扇貝渤海紅池塘底播養殖模式生長和回捕優勢明顯,非常適合在蝦池、魚塘和鹽汪等池塘大規模推廣,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下一步項目組將進一步在河北海域開展淺海底播試驗,并將扇貝“渤海紅”的底播增養殖技術應用于海洋牧場建設中。

      

      

      圖1. 專家組在池塘現場取樣

      

      圖2. 一個樣方(1平方米)內捕獲的底播扇貝

      

      圖3. 底播扇貝(左側)與籠養扇貝(右側)的比較

      

      圖4. 專家組在現場測量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