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濕地生境演變遙感監測》出版
近期,由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侯西勇等學者合著的《黃河三角洲濕地生境演變遙感監測》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黃河三角洲是我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開展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背景下海岸帶陸海相互作用科學研究的典型區域之一。最近幾十年來,受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黃河流域人類活動以及黃河三角洲區域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黃河入海水沙通量顯著降低,黃河三角洲局部區域海岸侵蝕嚴重,濕地生態系統面臨較大的壓力,脆弱性日益突出。本書針對黃河三角洲及其毗鄰區域,應用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強調陸海統籌兼顧,開展了系統的科學研究,全書由8章構成,內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覆蓋及主要人工地物變化特征,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和生態連通性評估,河道、海岸線、以及潮間帶潮灘和潮溝系統的時空演變特征,海草和互花米草生境的分布及其環境特征,鸻鷸類生境質量、黑嘴鷗家域范圍探索性研究,以及河口與海岸帶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政策建議,等。
本書可供從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從事地球信息科學、地理科學、濕地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非政府組織機構人員與社會公眾等參閱。該書出版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 計劃)項目“海岸帶生態農牧場構建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等的支持。
本書是“中國海岸帶研究”叢書系列的最新分冊,該叢書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目前已經出版分冊11個。出版“中國海岸帶研究”叢書在我國尚屬首次,不但可以增進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及全球海岸科學、技術和管理的研究與發展,而且必將為我國乃至世界海岸帶的保護、利用和改良提供科技支撐與重要參考。
目前已出版“中國海岸帶研究”叢書分冊
《潮間帶調查方法與實踐》(2016年)
《海草床衰退機制及管理》(2016年)
《黃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環境》(2017年)
《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演變機制與生態修復》(2018年)
《海洋和海岸帶環境微塑料污染與治理》(2019年)
《中國海岸帶大型底棲動物資源》(2019年)
《黃渤海及其海岸帶碳循環過程與調控機制》(2020年)
《渤黃海沉積硅藻與甲藻》(2020年)
《渤海及海岸環境生態系統演變》(2020年)
《海岸帶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管理》(2021年)
《黃河三角洲濕地生境演變遙感監測》(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