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2017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各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發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省基金”)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引導社會投入、培育新興學科的作用,經研究決定組織實施省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瞄準重點領域重大關鍵技術,采取滾動支持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較為系統的應用基礎研究,為創新驅動發展做好知識、技術、人才與團隊戰略儲備。現就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資助重點 

        跟蹤學科發展前沿,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前瞻性布局,實現技術戰略儲備;加強基礎研究成果深度消化,填補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之間的溝壑,實現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后續產業承接奠定基礎。 

        1、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堅持需求導向,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我省產業發展新動能培育。針對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理論技術問題提煉研究課題,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為形成新發展動能提供科技儲備。 

        2、支持新興學科發展。引導和支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發展方向,突出建設重點,培育形成特色學科。重點選擇基礎性、滲透性、帶動性強的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信息科學三者交叉領域與研究方向,開展較大規模的跨學科、多團隊研究,推動全省新興學科的發展。 

        3、發揮人才團隊作用。發揮領軍人才及團隊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培育、特色學科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帶動作用。支持PI等團隊科研組織模式,推動高水平團隊發展。優先支持前期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成績突出的團隊,構筑全省基礎研究發展制高點。適當向45歲以下優秀科研人員領銜的團隊傾斜。 

        4、形成協同創新合力。鼓勵企業參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促進基礎研究與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探索貫通基礎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產業示范的有效途徑。 

        5、關注民生公共領域。注重解決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公共領域的迫切需求,擇優支持重大疾病診治、大氣、水、土壤等環境保護、監測治理等社會關注度高、社會效益大的公共領域項目。 

        6、實行滾動支持方式。積極探索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有效資助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和專家智庫咨詢決策作用,擴大科研單位自主權,創新項目組織模式,鼓勵整合國內外優勢科技資源開展協同創新,執行期滿后擇優滾動支持。 

        二、主要內容 

        2017年度省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包括領軍人才前瞻性研究、優勢學科鞏固提升、在戰略必爭領域開展技術跟蹤以及基礎研究成果深度消化等四個方面內容。 

        1. 領軍人才前瞻性研究。 支持我省在國際、國內處于科技前沿的國家杰青、省杰青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的優秀學術帶頭人等領軍人才與團隊,圍繞我省培育新動能的重大需求,自主選題,適度開展超前研究,實現技術前瞻布局,夯實我省生命、信息、材料、能源等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基礎。對部分資助項目的承擔人命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工作室”。 

        項目代碼為2017A00,項目類別為重點項目,執行期為2017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 

        2. 優勢學科提升。 為確保我省在國內居領先地位的領域或方向在“十三五”期間繼續保持領先優勢,為爭取列入國家級科技計劃開展前期預演,形成重大關鍵技術新的突破,選擇與戰略新興產業培育關聯度較大的領域或研究方向,支持開展基礎研發工作。具體包括: 

        (1)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應用基礎研究(項目代碼2017A01,以下同) 

        (2)海洋可再生能源高效捕能與轉換基礎研究(2017A02) 

        (3)高反式丁戊彈性體橡膠(TBIR)應用理論研究(2017A03) 

        具體資助方向詳見附件1。項目類別為重點項目,執行期為2017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3. 戰略跟蹤。 為全省培育發展新的學科及研究方向、孕育戰略新興產業做好技術與人才團隊儲備,支持在生命、材料、信息、新能源等學科交叉領域,跟蹤學科與技術發展前沿,組織開展目標明確的應用基礎研究,具體包括: 

        (4)醫用增材制造應用基礎研究(2017B01) 

        (5)合成微生物細胞工廠的設計與構建(2017B02) 

        (6)新一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2017B03) 

        (7)大數據應用數學模型研究(2107B04) 

        具體資助方向詳見附件1。項目類別為重點項目,執行期為2017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4. 基礎研究成果深度消化。 深度消化前期基礎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瞄準產業化目標,努力彌補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之間的空白,加速成果向應用的轉化,為后續產業承接奠定基礎。包括: 

        (8)生物傳感器基礎理論應用(2017C01) 

        (9)分子探針醫學成像應用基礎研究(2017C02) 

        (10)植物干細胞基礎理論應用(2017C03) 

        (11)機器人關鍵核心控制算法研究(2017C04) 

        (12)新型含氟聚合單體及其共聚物材料合成(2017C05) 

        (13)有機化工新型高效催化材料(2017C06) 

        (14)大宗工業及城市固廢制備綠色建材(2017C07) 

        具體資助方向詳見附件1。項目類別為重點項目,執行期為2017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三、申報要求 

        (一)支持團隊申報,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如下: 

        1、領軍人才前瞻性研究 

        申報人/項目負責人應為國家杰青、省杰青或水平相當的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代表了我省在生命、信息、材料、能源等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的最高研究水平。申報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且以申報人為核心形成了知識、年齡結構合理,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方面均有高水平學術骨干的較強團隊,團隊人數不少于7人。 

        2、優勢學科提升 

        申報人/項目負責人須為團隊負責人,所在團隊研究工作處于國內相關領域領先水平。項目負責人原則上不超過55周歲。團隊人數不少于7人。 

        3、戰略跟蹤 

        申報人/項目負責人原則上須主持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基礎研究類項目,所在團隊在相關領域有較好工作基礎,申報人一般應為團隊負責人,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團隊人數不少于5人。 

        4、基礎研究成果深度消化 

        團隊須承擔完成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或國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青、2項以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基礎研究類項目,取得同行認可的高水平論文或發明專利等基礎研究成果。申報人/項目負責人須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0周歲,團隊人數不少于5人。 

        (二)不受理附件1以外方向的項目申請。 

        (三)不受理已申報本年度各類省科技計劃/基金的人員的申報。 

        (四)不重復支持在研的國家、省級項目。 

        四、申報方式 

        1、依托單位推薦申報。部屬、省屬單位、相關廳局和各市科技局為申報依托單位。國家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可作為依托單位直接申報項目。 

        2、接受紙質申報材料。請依托單位對申報材料進行認真審查與核實后,于6月23日16:00之前將申報材料一式6份(原件1份,相關佐證材料只需1份)報送至我辦,同時將申報書電子版發送至sdnsfpub135@163.com。逾期不予受理。 

        聯系電話:0531-66777032,66777026 

            地址:濟南市高新區舜華路607號科技大廈1420室 

        郵編:250101 

        附件: 1. 2017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資助方向 

        2.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申報書 

        (格式)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 

       2017年6月12日 

         另:請有意申報的老師與科技處劉紅梅聯系(內線8034).      

     

      附件下載:  

      

     

    附件:

    附件下載>>附件1: 2017年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資助方向.docx
    附件下載>>附件2: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申報書.docx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