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V患者為何如此
易患沙門氏菌感染
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HIV的非洲成年人中的一種有缺陷的免疫反應使得他們特別容易感染某些沙門氏桿菌的菌株。他們的發現可幫助解釋為什么HIV患者會因為這種致病菌而造成如此高的死亡率。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還可以使人們在未來生產出更為有效的針對HIV的疫苗,這些疫苗還可保護人們不受沙門氏菌的感染。Calman MacLennan及其同事曾經估計,受到HIV感染的患者可能較難產生針對沙門氏菌的特異性抗體。但他們所發現的正好與其估計的情況相反:在感染HIV的患者中,針對該細菌的脂多糖(或稱LPS,這是細菌細胞壁中的蛋白)的特異性抗體的濃度是增加的。在具有健康免疫反應的患者中,其產生的特異性抗體是針對細菌的外側膜蛋白的,這些抗體可成功地殺滅沙門氏菌并清除感染。研究人員接著發現,HIV感染的血清仍然可以殺滅缺乏LPS的沙門氏菌株,而將HIV感染的血清中清除掉LPS特異性的抗體可使得該血清重新具有抗沙門氏菌的功效。他們的發現意味著HIV所造成的缺陷不止是細胞介導的免疫,而體液免疫(是由分泌的抗體所介導的)在以LPS蛋白為靶標的免疫反應中也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害。這一缺損的免疫反應在HIV感染的患者中具有嚴重的后果,尤其是當其面臨繼發性感染的時候。研究人員提示,未來的疫苗應該將該沙門氏菌的外側膜作為靶標,而不是以LPS作為靶標。在一篇文章中,Susan Moir和Anthony Fauci更為詳細地解釋了這些發現以及它們的含意。
預測亞洲季風
一種有證據的說法是,亞洲季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反復發生的氣候系統,其影響面達到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但是,由于缺乏長期性的氣候數據,限制了我們對其真實本質的了解。如今,研究人員報告了一個歷時700年的在整個亞洲范圍內的季風變化記錄,它是根據在300多個不同地點的樹木年輪來測定的。Edward Cook及其同事稱他們詳盡的研究為Monsoon Asia Drought Atlas,或稱MADA。他們說,人們可用其與其他相關的氣候記錄進行比較,以更好地了解過去和未來的季風的變動性。他們的氣候重構涵蓋了過去1000年中的3個關鍵性氣候事件:中世紀氣候異常(Medieval Climatic Anomaly)的靠后部分、小冰期(Little Ice Age)以及當代的人為的氣候變化時期。MADA還記錄了沒有發生亞洲季風的許多年,以及曾經給人類帶來災禍的嚴重的超大旱災。該記錄披露了自1300年以來在地球上的亞洲季風的“指紋”;在未來,人們可用它來將海洋表面溫度的模式與季風降雨量進行比較,并改善對大部分世界的氣候模型的設計。
孿生兒研究
新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導可使孩子們天然的閱讀能力表現出來。相反,在那些教師素質很差的教室中,學童們所表現出的是一種較為均一的低水平,即使他們與基因有關的能力差異可能非常大。閱讀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是遺傳學抑或環境所造成的結果一直有著許多的爭議。Jeanette Taylor及其同事如今對學童的閱讀技能進行了分析,該技能反應在佛羅里達州小學中的同卵雙生兒及異卵雙生兒的Oral Reading Fluency測試中。通過比較這些孿生兒的分數(這些孿生兒的基因或是有50%的相同性,或是具有100%的等同性),研究人員可對其閱讀測試分數的差異中有多少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有多少是由環境因素(即這些雙胞胎所共同接觸的環境,或是每對雙胞胎所接觸的不同的環境)造成的進行估計。研究人員應用這些雙胞胎的同學在一年中的成績的改善來作為對教師素質的一種測定。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因為遺傳學所造成的測試分數上的差異在那些有好老師的班級上的學童之間,其差異要比那些教師素質差的班級中的學童之間的差異更大。因此,基因與環境似乎是以這樣一種方式進行相互作用的,即其既可以限制又可以允許孩子們達到他們天然的閱讀能力。
(本欄目文章由美國科學促進會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