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大連灣漏油事件凸顯研究鴻溝
發布時間:10-08-18
發布時間:10-08-18 |
【打印】
【關閉】

科學家說缺乏數據阻礙了損害評估
(圖片來源:Flcikr/US Geological Survey)
2010年7月在大連灣發生的中國首次大規模石油泄漏事件揭示出了一批關于安全管理以及環境影響評估的問題,包括缺乏關于這類災難的環境和地球化學研究。
“作為科學家,我們沒有資金或機會去對這類事件進行深入研究。”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彭先芝說。
她還說,如果中國要解決“石油泄漏的長期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新興環境問題”,就需要填補數據鴻溝。
“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的資助是為了解決重大基礎科學問題而非實踐問題,”彭說,“另一方面,環境和海洋學部門的科學家只關心解決當前的問題而非長期觀測和科學評估。”
缺乏研究意味著石油泄漏導致的準確損害很難評估。
盡管來自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的18位科學家報告說,石油沒有從漏油地點泄漏到20-40英里以外,一些科學家認為官方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沒有準備好應對這種事故,而且生態影響可能會比正式承認的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