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新繪制的有關全世界的地圖顯示了人類活動對40%的海洋有著很強的影響,海洋中只剩下約4%的地區處于相對原始狀態。根據新的研究結果,海洋中受到人類影響程度最大的地區包括東加勒比海、北海及日本領海,而海洋中受到人類影響程度最小的地區為兩極附近。這些新的研究結果對海洋保護計劃的優先次序應該是有用的。這一高清晰度的全球地圖反映了人類對海洋生態系統的17種不同類型的影響,包括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漁業活動及對海洋的污染。Benjamin Halpern及其同事將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了匯編,并將其輸入一個模型,而該模型對海洋的每一平方公里都指定有一個單一的數值。該數值反映的是人類在那個特別地點所引發的正在進行中的總體變化。這些結果顯示了海洋中沒有一處地方是完全沒有被人類活動所觸及過的,海洋中大約有1/3的地區受到人類活動的高度影響,而受到影響最嚴重的海洋環境是大陸架、巖礁、珊瑚礁、海草床及海底山脈。
如何制備多能干細胞
研究人員近來發現,人類及小鼠的成年皮膚細胞可以通過程序改編而成為多能細胞——它們能以與胚胎干細胞類似的方式來產生任何類型的細胞。現在,從事這一工作的研究團隊之一又進一步了解了這些被導引的多能干細胞或稱iPS細胞在植入體內的時候是如何在不引起腫瘤的情況下進行程序改編的。這是iPS細胞在用于疾病研究或研發人類治療方法的時候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Takashi Aoi及其同事在通過某逆轉錄病毒遞送到細胞中的基因驅動因子的幫助下,將小鼠成年肝臟細胞和胃上皮細胞進行程序改編而成為iPS細胞。研究人員能夠確認這些iPS細胞確實來自成年細胞,而不是來自同一細胞培養中的任何搭便車的未分化的干細胞。研究人員還顯示了所用的逆轉錄病毒無需鉆入成年細胞基因組的特別部位,這將幫助科學家避免病毒被整合到容易引發腫瘤的區域。被植入iPS的小鼠在接受了新的細胞之后的6個月仍然沒有出現腫瘤。
木星與土星的同屬星球
來自11個國家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個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它們的質量都比木星要小,它們所環繞旋轉的恒星的大小約為我們太陽大小的一半。盡管近幾年來人們接二連三地發現了太陽系外的行星,但這些行星中的大多數都是比我們所在太陽系中的巨大星球還要大得多的巨型星球。可是,B. Scott Gaudi及其同事說,新發現的這兩個行星及它們的太陽就像是一個在相對大小及軌道分離上按比例縮小的我們的太陽系。這些行星是用一種叫做重力微透鏡的技術(即星球的光芒受到行星重力的牽引而發生彎曲或偏離)被探查到的。它們是由重力微透鏡發現的第五顆和第六顆新行星。該技術可能顯現在整個銀河中與我們太陽系大小相近的其他行星系統。
腦受體可能成為治療酗酒的標靶
根據一項在小鼠及病人身上開展的新的研究顯示(這些小鼠和人最近經歷了戒除酒精成癮的治療),一種對大腦產生的部分行為應激反應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可能成為一種治療酗酒的有效方法。盡管諸如Alcoholics Anonymous等心理社會干預取得了成功,但長期酗酒仍然是一個明顯的公共衛生方面的問題,因而,研究人員對研發互補性的藥物療法很有興趣。注意到應激是酗酒復發的一個激發因素,David George及其同事針對是否能夠對神經激肽I受體(NK1R)進行藥理抑制來減輕與酒精依賴有關的癥狀進行了探索(NK1R是腦應激反應的一種介質)。在證明了NKIR遺傳缺陷的小鼠比對照組小鼠攝入的酒精要少之后,研究人員在一個小型的設有對照組的研究中,對最近接受戒酒治療的住院病人給予了某種能夠拮抗NK1R的藥物,并對其效應進行了調查。
(本欄目文章由美國科學促進會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