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報2021年度繼續教育與培訓計劃的通知
我院2021年度繼續教育與培訓計劃已開始征集,相關通知及安排如下:
一、2021年度繼續教育與培訓計劃
各部門要緊密圍繞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戰略任務和全面實現“四個率先”的新階段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按照“覆蓋全員,突出重點”的原則,加強政治引領,在做好全員培訓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加強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關鍵崗位骨干人才的培訓,多渠道、多層次、大規模、重實效地開展繼續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繼續教育活動,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
各部門可申報院設立的以下培訓項目: ?
(一)專項技術短期培訓班
為使科技人員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掌握技術領域的新技能、新方法,開拓視野,提高科學實驗技能和實驗儀器的使用效能,2021年院繼續支持研究所舉辦專項技術短期培訓班。專項技術短期培訓班時間不少于2天,參加人員為科技人員,通過專項技術培訓、專題講座、技術觀摩、實地考察和實踐技能交流等形式,加強實驗技術教學指導和素質能力提升。鼓勵各研究所聯合施訓,促進各類資源的協調與整合,實現培訓資源的共享。
(二)專業技術研修班
為加強科研人員隊伍建設,促進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為廣大科研人員了解科學前沿新知識、新技術提供學術交流平臺,不斷更新知識,2021年院將繼續資助研究所舉辦專業技術研修班。專業技術研修班時間不少于3天,參加人員為科研人員,采取主題報告、專題研討、學術交流、現場教學等多種方式進行研修,培訓內容以更新專業知識、拓展知識領域、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主。
(三)管理培訓班
為進一步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紀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凝聚工作合力、提高管理水平,各單位(部門)可通過短期培訓班、專題研討、系列講座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管理干部培訓。
(四)學術講壇
為幫助科技人員跟蹤國際科學前沿,加強與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的合作和交流,同時考慮到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形勢的影響,2021年將繼續鼓勵研究所邀請國外一流科研機構或大學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在線直播、網絡會議等形式面向國內人員舉辦學術講座或專題報告。單場講座或報告學時不少于2學時,每年圍繞相關主題不定期舉辦系列講座或報告不少于6場的,可申請院“學術講壇”支持,并在中國科學院繼續教育網共享培訓資源。
(五)精品培訓項目
為鼓勵各單位(部門)立足自身學科優勢舉辦科研特色培訓項目或結合工作實際需求組織管理類培訓項目,各單位(部門)可申請院級精品培訓項目經費資助。申報院級精品培訓的項目需滿足如下條件:
1. 培訓班至少已舉辦過1次;
2. 培訓班時間不少于4天,參加學員不少于70人;
3. 培訓內容有前瞻性、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夠圍繞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注重面向院8個重大創新領域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據與計算平臺等兩類公共支撐平臺,在本領域內可廣泛共享;
4. 課程設置合理,創新培訓方式方法;
5. 有相對穩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6. 有自編特色培訓教材;
7. 培訓得到學員的廣泛認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精品培訓項目評估將采取跟班測評和學員測評兩種方式進行,以多角度反映實際培訓效果。院人事局根據提交的總結材料及現場評估情況,重點就項目組織實施、培訓效果、學員反饋以及經費使用等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持續支持精品培訓項目的重要依據。對于培訓質量不高、培訓效果不佳的精品培訓項目,將停止項目資助。
二、2021年度優質課程資源征集
為擴大培訓受益面,提高培訓效益,實現各類優質繼續教育與培訓資源的開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地區、單位與個人的多元化培訓需求,現面向全院開展繼續教育與培訓優質課程資源征集工作,優質課程資源主要分為:
(一)微課件
微課件是繼續教育與培訓的重要基礎性資源,也是中國科學院繼續教育網的主要學習內容。微課件突出學習便捷性,通過“小而精”的課件滿足對熱點、難點問題的了解及學習需求,由制作單位(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各申報單位相互配合,共同策劃、開發及制作。申報2021年度微課件的項目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 微課件應為各類人員普遍需求且實用性廣、特色鮮明、學員反響較好的課程資源。微課件可為之前累積的相關內容,也可是擬重新制作的課程資源。微課件時長為20-30分鐘。
2. 微課件分為三大類:重大科研項目類、平臺技術類和公需類。重大科研項目類微課件重點分享交流科研問題;平臺技術類微課件結合案例講解關鍵技術應用;公需類微課件要突出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
3. 申報的微課件應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同時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涉及國家安全和保密等方面的內容,不得違反知識產權相關規定,微課件制作前申報單位應簽署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4. 申報單位為微課件的開發主體,擁有相應知識產權和所有權。微課件須在“中國科學院繼續教育網”共享,供全院職工學習。
(二)電子教材
為提升全院繼續教育與培訓課程品質,鼓勵并規范教材資源的共享,各單位(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作電子教材。電子教材需為本單位組織的公需類培訓中廣泛使用且反響較好的系統性教材,鼓勵各單位提供已成型的教材。電子教材可補充完善培訓項目的相關理論知識,滿足各類人員公需類培訓的學習需求,為全院各類培訓班提供豐富多樣和良好品質的資源服務。
(三)內訓師資源
為更好的利用我院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整體優勢,鼓勵師資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將在全院范圍內征集內訓師資源,符合條件的師資將統一納入“中國科學院繼續教育網”師資庫管理。申報內訓師資源的師資需滿足以下要求:
1. 思想政治觀點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夠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2. 擅長本領域研究,能夠開展系列專業培訓,或者有豐富的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具有副研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45歲以下的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可適度放寬。
3. 授課認真負責,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有意愿和精力投入培訓工作中。
(四)青年人才成長課堂
為進一步加強研究所人才隊伍建設,根據青年人才成長規律和人才隊伍建設發展需求,2021年院將擇優支持部分青年人才進入青年人才成長課堂進行主題課程的開發和制作。本期青年人才成長課堂將以微課件形式呈現,采取培訓、輔導錄制方式,打造以宣傳學科建設、提高研究所影響力的特色課程。各單位青年人才主講課程類型包含科技類、管理類和黨政修養類,課件使用頻率及效果將作為研究所下一年度申報精品培訓班的重要參考。
聯系人:張璐 聯系電話:2109063
附件下載>>中國科學院人事局關于做好2021年度繼續教育與培訓計劃報送工作的通知.pdf
附件下載>>計劃上報流程手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