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譚鳳儀教授來煙臺海岸帶所進行學術交流
2017年4月21日至25日,香港城市大學譚鳳儀(Nora F. Y. TAM)教授率領團隊成員一行三人來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訪問。譚教授作了題為“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intertidal coastal wetland: contamination, tolerance and remediation”的學術報告。報告介紹了我國紅樹林的分布、特征、生態功能等基本情況,闡述了紅樹林根系徑向泌氧(ROL)和鐵膜(Fe-Plaque)結構、抗氧化機制及根系微生物在去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方面的原理與應用。譚教授的博士生潘瑩接著作了題為“Effect of alternating aerobic-anaerobic conditions on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BDE-47 in mangrove sediments”的學術報告,介紹了紅樹林沉積物在好氧-厭氧交替環境中去除多溴聯苯醚(PBDEs)的效率及PBDEs降解途徑,闡述了厭氧細菌在PBDEs厭氧脫溴過程及好氧細菌在PBDEs脫溴產物羥基化過程中的作用。
會后,譚教授一行參觀了相關實驗室,并在唐建輝副研究員的陪同下,考察了我國溴系阻燃劑的重要生產區域萊州灣,并采集了環境樣品。同時,雙方就進一步合作達成意向。
譚教授是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師(Chair Professor),福田-城大紅樹林研發中心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銅紫荊星章獲得者、太平紳士,從事紅樹林濕地保育、污染控制和生態修復研究三十多年,發表 SCI論文320多篇,參與21本書的章節撰寫,主編/撰寫書籍10本。根據Elsevier公司數據,她是2016年全球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