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德院士到煙臺海岸帶所開展學術交流
2018年8月27日,廣東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先德院士應邀為中科院煙臺海岸帶所科研人員做了題為“廣東沿海地帶的生態與環境及工程與基礎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的學術報告。會議由所黨委書記、副所長高玲瑜主持。
謝先德院士從廣東省沿海地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要產業布局、自然氣候和地質地理特點、相關基礎建設對沿海地帶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的研究和實踐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謝先德院士以詳實的數據、案例,列舉了廣東省沿海地帶不合理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填海、基礎建設等對自然海岸和灘涂的破壞,導致南方海岸帶特色生態屏障——紅樹林面積急劇減少,從而使沿岸抵御臺風、海水侵蝕的能力減弱;濕地的減少和水體污染破壞了對生物多樣性、惡化了區域生態平衡。他還以自己負責的“廣東沿海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廣東海平面上升及其影響與對策研究”等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對廣東沿海易發的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和海平面上升引起的臺風、風暴潮等氣候災害進行了介紹。
謝先德院士還介紹了廣東省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實踐。他說,隨著廣東省經濟社會的進步,政府和公眾都日益關注生態環境問題、認識逐步統一,并已經在環境治理的生態修復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轉換經濟增長模式,強化節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沿海地區大力保護和恢復紅樹林、恢復和建設了大量人工濕地,這些地方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所長助理王德強說,謝先德院士的報告對我所有很強的啟發作用:同為經濟大省和海洋大省,廣東省在沿海地帶的生態與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無疑對我所服務國家和地方需求,在我國北方海岸帶開展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和示范方面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謝先德院士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