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帶所舉辦第四十場“海岸帶科學論壇”學術報告會
2009年7月16日下午,煙臺海岸帶所舉辦第四十場“海岸帶科學論壇”學術報告會,李金花博士、馮巍巍博士、張衛衛博士、王運慶博士分別作了題為“毛細管電泳中高鹽樣品在/離線富集的研究”、 “光學技術在海岸帶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弧菌瓊膠酶和絲氨酸蛋白酶的篩選、分析以及免疫應用”、 “量子點熒光探針在生命分析化學中的應用”的學術報告。
李金花博士主要從事毛細管電泳分離分析科學的研究,尤其對高鹽樣品的富集方法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與應用。本次報告中,她首先介紹了毛細管電泳技術的基本特點與各種富集方法的原理,然后以兩個實例研究說明了乙腈在線富集與鹽析離線濃縮的優越性,最后,她結合海岸帶所的研究特點,介紹了今后的工作設想。
馮巍巍博士主要從事光電信息獲取與處理方面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光電探測技術在水體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他在報告中介紹了光學技術在大氣、水體等環境監測技術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激光誘導熒光方法進行水體石油類污染物現場監測技術,并結合研究所與實驗室的相關研究方向,介紹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設想。最后與所內相關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的討論。
張衛衛博士主要從事分子微生物學的研究,尤其對海洋微生物功能基因和蛋白質進行了性質、功能及調控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本次報告中,她首先介紹了兩種酶類基因的克隆、蛋白表達和純化,并且就其在抗原蛋白及疫苗篩選中的應用前景做了詳細介紹。最后,她結合海岸帶所的研究特點,介紹了今后在新型生物傳感技術的發展及生物監測工作中的設想。
王運慶博士主要從事藥物分析方向的研究,在量子點在生命分析化學的應用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學習和科研工作。本次報告中,他首先介紹了熒光量子點的概念、光學特性以及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重點介紹了量子點結合近紅外成像技術用于近紅外量子點探針及標記納米藥物在活體小鼠體內的分布和轉運的工作。最后就今后擬開展的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同與會人員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我所相關科研人員參與了本次論壇,并就報告內容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