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帶所舉辦第四十一場“海岸帶科學論壇”學術報告會
2009年9月16日下午,煙臺海岸帶所舉辦第四十一場“海岸帶科學論壇”學術報告會,叢明博士、趙建民博士、譚揚博士分別作了題為“生物技術在海洋環境毒理學中的應用”、 “櫛孔扇貝抗菌效應分子的發掘”、 “堿木素的化學結構與熱解規律研究”的學術報告。
叢明博士主要從事環境毒理學研究,具體研究環境毒理學機理、環境污染的生物標記物等領域。此次報告中,介紹了現代生物技術在海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并結合已有工作基礎和研究手段闡述了今后的研究計劃。
趙建民博士主要從事無脊椎動物分子免疫學的相關研究,對海水養殖貝類抗菌效應分子的特性及其表達調控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本次報告中,他首先介紹了兩種抗菌效應分子基因的克隆、表達和功能研究,并就其在海水養殖業中的應用前景做了簡單介紹。最后,結合生態毒理學的研究熱點,介紹了發掘典型海洋污染生物標志物的工作設想。
譚揚博士主要從事植物資源化學與化工方面的研究,側重利用熱重紅外聯用技術和色譜技術分析堿木素熱解產物方面的研究。本次報告中,首先介紹了紅外、GPC、1H-NMR、31P-NMR等分析方法在堿木素化學結構研究中的應用,并重點介紹了TG、TG-FTIR、Py-GCMS等技術在堿木素熱解產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我所相關科研人員參與了本次論壇,并就報告內容展開討論。
叢明博士
趙建民博士
譚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