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林琿所長來訪
2010年6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林琿教授應邀來煙臺海岸帶所做“從地圖到GIS和虛擬地理環境-地理學語言的演變”的學術報告。
現代地理學與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對地理學研究技術、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球信息科學技術領域也在尋求和構建新的地理信息平臺,并已展開相關理論和技術的探討和研究。傳統GIS難以表達現實世界中大量的以地學分析模型為基礎的地理現象,也難以支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時代用戶對多態而自然的人機交互和用戶界面的需求,而虛擬地理環境(VGE)作為新一代地理信息平臺,可以彌補這兩大不足。它融合地理數量方法、地理實驗科學和信息科學技術,具有地學科學計算和虛擬表達特征,采用地理模型的知識交流與共享以及地理協同的工作模式,支持對地理現象和過程的發展規律表達和變化機理分析,以新的地理研究和地理信息應用與互動模式來開展對地理復雜系統的過程研究。當前VGE研究存在著重幾何模型、重信息技術,而輕地理模型的現象。因此,有必要加強VGE中關鍵的地理模型的表達和運行機制研究,在應用層面要重點考慮實現VGE對專業領域地理過程的模擬、分析和地理知識共享的支持,加強地學專業層面的分析深度,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工具。
海岸帶區域的環境與生態具有影響要素復雜多樣,過程迅速,性質多變、易變和快變等突出特征,因此,當前海岸帶區域的多學科研究面臨著方法與技術的重大挑戰。虛擬地理環境是當前國內外地球信息科學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其對地理過程與運行機制的重視有望為海岸帶區域的多學科研究提供比較有效的解決途徑。
附:林琿教授簡介
林琿教授,1980年畢業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 1992年獲布法羅大學哲學博士。林琿教授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多云多雨環境遙感、虛擬地理環境、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科研項目。2000年以來,林琿開始推動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學研究,期望這種文科與理工科的學術大交叉成為開拓研究新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培養復合型人才、以及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林琿教授已經在國內外發表了200多篇學術論文,合作撰寫了10部學術專著,編輯了一本地圖集和15部會議文集,擔任了英文學術期刊Annals of GIS 的主編以及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客座編輯,例如《國際地理信息科學期刊IJGIS》和《攝影測量工程與遙感PE&RS》。2008年獲選為中國國家航天局繞月探測科學專家委員會成員。 2009年獲亞洲遙感協會杰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