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亥姆霍茲海岸帶研究所Ralf Ebinghaus教授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馮明教授來訪

    2012年9月5日,應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邀請,德國亥姆霍茲海岸帶研究所Ralf Ebinghaus教授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馮明教授來所交流,并分別做了學術報告。

    Ralf Ebinghaus教授是德國亥姆霍茲海岸帶研究所環境化學系主任, 長期從事大氣中微量物質(如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的傳輸、沉降及海-氣交換研究,特別關注海岸帶、海洋和極地環境中一些新型污染物的持久性與長距離傳輸評估中的關鍵問題。迄今為止,已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H指數=28),合作編寫著作多部,并擔任Environmental Chemistry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的編輯。Ralf Ebinghaus教授做了題為 “Regional and global cycling of atmospheric mercury - new insights from land-, ship- and aircraft-based measurements”的報告。報告中,Ralf Ebinghaus教授系統介紹了如何綜合運用陸地、船舶與航空觀測手段來監測大氣汞含量及其形態,結合在歐洲、非洲和極地等背景地區大氣中汞的長期觀測數據,探討了大氣中汞的區域及全球尺度的傳輸、沉降及其一些新的科學發現。

     

    Ralf Ebinghaus教授

    馮明教授為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首席科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CLIVAR印度洋PANEL成員,研究領域為物理海洋和多學科海洋學,主要從事赤道太平洋和東印度洋海洋環流以及西澳大利亞海洋漁業資源等方面研究。馮教授此次學術報告的題目為:西澳大利亞物理生物海洋學研究簡介。他結合長期的海洋動力模擬工作實踐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物理海洋條件變化對澳大利亞龍蝦幼蟲擴散、繁殖和發育的影響以及海洋溫度、海平面上升和異常氣候現象對澳大利亞環境生態的影響等。

    馮明教授

       報告會由海岸帶研究所駱永明副所長(主持工作)。所內相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并就有關學術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