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焦念志院士一行視察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
2018年9月27日,應黃河三角洲站站長韓廣軒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焦念志院士、魯東大學王慶校長視察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
臺站介紹
黃河三角洲站站長韓廣軒研究員作了《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演變機制與生態修復》和《Carbon cycle and blue carbon of coastal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報告,詳細介紹了黃河三角洲站的建站歷程、功能定位、基礎設施建設、立體觀測體系和未來發展規劃,重點介紹了在濱海濕地碳循環和藍碳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并陪同焦念志院士一行參觀臺站多個野外控制試驗平臺。焦念志院士對黃河三角洲站在濱海濕地監測、試驗、科研、示范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勵黃河三角洲站充分利用河口濱海濕地特色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打造成在濱海濕地藍碳研究的國際示范區,吸引更多國內外學者來站開展科研工作。
學術報告
平臺參觀
焦念志,男,1962年12月生,中科院院士,生物海洋學家,廈門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微型生物海洋學研究,提出了海洋儲碳新機制“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論。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設立MCP科學工作組,MCP被Science評論為“巨大碳庫的幕后推手”。1997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2000獲教育部長江學者,2006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17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