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海岸帶所舉行“重走建所路 憶崢嶸歲月”徒步活動
為重溫研究所建設和發展的艱苦歷程,讓全所人員在新時期不忘初心、努力工作,激發創新創業再出發的工作激情,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工會于10月12日下午組織全所職工開展了“重走建所路,憶崢嶸歲月”徒步活動。活動從研究所籌建的第一個工作地點(東海賓館6號樓)徒步到第二個工作地點(飛龍科技園),然后返回研究所。所領導班子成員高玲瑜、王曉斌參加了徒步活動。
黨委書記、副所長高玲瑜在東海賓館6號樓重溫了研究所發展歷程:2006年6月12日,以我所第一任所長施平研究員為首的第一批人員入駐于此,正式開始了籌建工作。雖然在東海賓館的時間僅半年,人員僅有17人,但全體人員堅定信念、胸懷理想、無私奉獻,東海賓館6號樓是研究所創業的起點和搖籃。
2006年12月到2008年11月,研究所辦工地點遷至煙臺市飛龍工業園2號樓,實驗室建在煙臺大學海洋學院。秉承“邊建設、邊招聘、邊科研”的籌建要求,研究所立足實際,努力爭取內外資源、整合力量,制定研究所發展戰略。各項工作取得長足進步,鑄就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人員發展到103人,在讀研究生近60人;申請和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劃等一系列重要科研任務,已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陸續產出。2008年11月底研究所正式遷到新建園區,開始了又一段新的征程。高玲瑜強調,研究所發展至今非常不容易,是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大家要繼續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珍惜今天的良好發展態勢,為研究所的發展再創新功。
整個徒步行程近8公里,許多籌建期后到所的職工是第一次了解研究所的籌建期工作舊址,在研究所成立十年之際重走建所路,再次回顧研究所建設發展歷程,激勵全體職工牢記建所宗旨,為海岸帶科技事業不斷努力前行。
在東海賓館6號樓前合影
在飛龍科技園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