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軒
2001年本科畢業于煙臺師范學院地理與旅游系,同年考入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2004年獲碩士學位;2004年至2007年就讀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生態學博士學位。2013年至2014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起在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工作,2016年起任研究員;2016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2011年7月至2016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副站長;2016年8月起任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站長;2017年12月至2020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海岸帶環境過程與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任在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所長助理;2020年4月起任中國科學院海岸帶環境過程與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主任;2018年1月起任山東省海岸帶環境過程重點實驗室主任;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2022年8月至今,任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 主要從事濱海濕地生態學,特別是濱海濕地碳循環與碳收支、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演變與生態修復、濱海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項目等10余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100余篇。主要代表性成果:(1)負責建成了黃河三角洲濕地長期立體監測體系,建立了“鹽堿地-濕地-潮間帶-河口/近海”定位觀測場,構建了濱海濕地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數據庫;(2)系統研究了濱海濕地碳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解析了濱海濕地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機制,建立了濕地水鹽交互作用與濕地演變模式;(3)建立了“健康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體系,構建了適宜不同潮灘生境的互花米草入侵治理技術,并進行規模化示范應用,為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提供強力支撐;(4)闡明了濱海土壤有機碳穩定性機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構建了適合濱海鹽土生態功能恢復和產能提升的“鹽堿地生態農牧場”新模式,為濱海鹽堿地改良與利用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