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海岸帶所在京學子赴西柏坡接受紅色教育

    “磨盤上布下雄兵百萬,土屋里奏響決戰凱歌;農家院里打碎了舊世界,小山村走出來新中國。”這便是西柏坡。6月19日,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10級在京學子在所黨委書記高玲瑜的帶領下,走進革命圣地、新中國的起點——河北平山縣西柏坡,追尋“兩個務必”精神在這里留下的深深印記,接受一堂深刻的紅色教育。

    西柏坡是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點,毛主席在這里提出了具有高度預見性的“兩個務必”,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就是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同學們首先參觀了“毛澤東生活展”。在講解員的解說下,同學們驚嘆于主席少年時的才略抱負;青年時對革命追求的熱血沸騰;之后領導中國革命無往不勝,以至于周總理形象地稱之為“中年得志(痣)”;晚年一句“我們的蔣委員長該不高興了”猶讓尼克松感佩不已。同學們一邊聆聽一邊參展,仿佛見證了這位偉人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其后,同學們跟隨導游,來到了“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參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同學們一一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董必武同志的舊居,七屆二中全會舊址,中共中央軍委作戰室等。舊居陳設極其簡樸,軍委作戰室更是“一部電話兩張地圖三張桌子四間平房”,讓人對老一輩的革命家一拍三贊。在毛澤東舊居院落內,同學們紛紛在“布下百萬雄兵”的磨盤旁留影紀念。在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前,煙臺海岸帶所黨員右手握拳,重溫入黨誓詞。

    在西柏坡紀念館,一張張照片、一件件文物真實的再現了一個心系群眾的政黨和偉人們在西柏坡的歷史功績。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三大戰役的打響、七屆二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中國的命運從民主戰爭轉向和平建設、從新民主主義轉向社會主義。在三大戰役展廳中,同學們看到了翻身群眾踴躍支前的場景,一把小推車尤其引人注目——他們籌集糧食、支援前線,部隊走到哪里,群眾的小推車就把糧食送到哪里。陳毅元帥曾經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活動結束后,海岸帶所黨委書記高玲瑜向同學們提出兩點希望:希望同學們從這次意義非凡的黨課中,深刻體會到西柏坡精神之于當代、之于自身的意義;希望同學們樹立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切實做好本職工作,真正為祖國科技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歲月可流逝,歷史不容忘記。“兩個務必”成為我黨堅定不移的執政理念,要在一代代共產黨人身上傳承。海岸帶所黨員侯小凱說:“這是我第一次來西柏坡參觀學習,讓我近距離地領略了偉人們的領袖風范,作為共產黨員,要切身傳承優良的革命傳統,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供稿人:趙廣立)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