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海岸科學》開課通知

    全體研究生:

    2012年12月21日(周五)起,專業基礎課《高等海岸科學》正式開課,今后每周五將有一名本所博士生導師進行授課,該課程將嚴格落實考勤制度,請大家遵守。

    本周課程安排如下:

    時間:2012年12月21日(周五)晚上19:00-21:00

    地點:辦公樓2層多功能廳

    授課老師:駱永明研究員

    授課對象:全體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

    主要內容:高等海岸科學課程設置、海岸科學的概念、內涵、外延、國內外研究前沿及進展,重點研究問題。

      

                                         研究生部

                                        2012年12月17日

    附:上課登記表和請假登記表 

     

                      高等海岸科學課程簡介

     

    一、課程概況

    課程名稱:高等海岸科學

    課程類別:專業基礎課

    學   分:3學分

    授課對象:全體研究生

    課程設置:每周一次,每次3學時

    開課時間:2012年12月21日-2013年3月31日

    考核方式:授課結束后由授課老師共同命題閱卷,進行考核。

    二、課程介紹

    授課內容及目標:本課程以海岸帶系統科學為主線,海岸帶所全體博士生導師參與教學,授課老師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向學生講授各方向領域前沿及國內外現狀、進展及趨勢。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海岸帶所同學能系統地了解海岸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認識海岸帶的關鍵科學問題與解決方案;并對我所研究領域和學科布局有系統的了解。

    講授重點:海岸帶地理和陸海相互作用理論、海岸環境科學與技術、海岸生物學和生態學、海水及生物資源技術與產品、陸海信息集成與綜合管理。

    授課形式:ppt授課

    授課時間:每位老師講授2-3學時,其中包括10分鐘休息和20分鐘課堂討論。

    主要課程章節設置:

    1. 海岸帶地理和陸海相互作用理論

    海岸帶是多因素影響、多過程耦合的陸海交匯帶,是復雜、動態的地球表層連續體,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經濟功能。本課程將海岸帶作為一個連續體,主要講授海岸帶地理和陸海相互作用原理。

    2. 海岸帶環境科學與修復技術

    海岸帶環境受到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多種毒害物的污染,產生生態風險、健康風險和環境風險。本課程將概述海岸帶環境污染發生和診斷、污染物形態轉化、生物毒性和生態毒理、風險評估、監測技術和治理修復技術等。

    3. 海岸帶生物學與生態系統演變

    重點介紹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海岸帶鹽生植物、沉積物微生物和動物區系及其變化;以陸海相互作用下生態過程為核心,講述環境微生物在海岸帶環境中的分布及時空演替規律、在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的作用、與環境因子及其他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等;濱海濕地和近岸海域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與生態系統演變等。

    4. 海水及生物資源技術與產品

    簡要介紹海水海冰資源利用和海岸帶生物資源利用,海洋食品藥品的開發以及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質的發現、提取、結構優化、規模化生產及應用,海洋生物資源利用的影響評價以及生物資源綠色開發模式等。

    5. 陸海信息集成與綜合管理

    簡要介紹我國海岸帶景觀及資源規劃基礎上,分專題講述沿海城市化與土地利用方式及岸線變化,遙感技術應用,陸海信息集成和數字海岸帶建設及研究進展等。

    三、考勤制度

    每次開課前,由學生會成員點名確認上課人數。學生無正當理由不得缺課。凡缺課達到三次的,取消該生的該門課程成績,學生必須在下一學年重修。

    學生請假需征得導師及授課老師的同意,并將填寫好的請假條交研究生部備案。累計請假達到三次,取消該同學的該門課程成績。

    四、考試和評價

    考試成績采取出勤率和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全部課程結束后,研究生部根據每次課程得分統計出該門課程的綜合成績。

    學生成績計算為日常考勤30%,考試成績70%。

    學生評價結果分優秀(91~100),良好(81~90),及格(60~80),不及格(60分以下)四等。

    學生必須取得及格及以上的成績,方能獲得該課程學分。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春暉路17號  郵編:264003
    備案序號:魯ICP備10010756號-1  煙公網安備37060202000025號

  • 吻戏视频